
手机看
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
A-
A+
1月3日,大连民族大学与大连市11个民族乡镇、街道举行校地合作签约仪式,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专业优势,助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。
据介绍,大连民族大学将根据签约乡镇、街道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组织专家学者开展项目攻关,进行大樱桃等水果、人参等道地中药材、海参等土特产的项目研究和成果转化,为民族地区乡镇、街道调整产业结构、转变发展方式提供科技支撑。并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、文化传承与保护、特色民居保护与改造等多领域开展项目合作,通过成果转化、技术服务等手段,积极推进各乡镇、街道经济社会创新发展、特色发展、可持续发展。
大连民族大学还将通过学校“一至两个学院深度合作对接一个乡镇(街道)”的模式,全方位深化合作,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、科技创新、特色农业及文旅产业发展、干部培训、党的建设等方面深化更多成果,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“大连实践”。
签约仪式上,大连市普兰店区乐甲街道、瓦房店市老虎屯镇、瓦房店市三台满族乡、瓦房店市杨家满族乡、庄河市吴炉镇、庄河市太平岭满族乡、庄河市桂云花满族乡、庄河市仙人洞镇、庄河市塔岭镇、金普新区石河街道、金普新区七顶山街道等大连市11个乡镇、街道与大连民族大学签署了校地合作协议。这是继去年与辽宁省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、大连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以及本溪满族自治县等8个辽宁省内民族自治县深化校地合作之后,该校在服务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又一重要举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