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手机看
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
A-
A+
6日,记者从辽宁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全省将积极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,把辽宁“六地”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到各学段思政课堂之中,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,有效发挥了东北抗联精神的价值引领作用。着力打造“三个课堂”,让东北抗联精神在全省青少年中进一步发扬光大。
一是强化师生参与,打造思政实践课堂。充分发挥“抗联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”教育基地作用,研究规划东北抗联精神情景教学路线,组织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到教育基地开展集体备课、录制实景课堂,组织大中小学生开展“重走抗联路”、“重温抗联精神”实践教学。遴选优秀大学生担任讲解员,利用假期开展志愿宣讲服务。在开学第一课、相关纪念日、毕业典礼等特殊时间节点,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以东北抗联精神为主题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。
二是强化沉浸体验,打造云端网络课堂。组建东北抗联故事宣讲团,邀请有影响力的老战士、专家学者,通过线上方式走进校园、走进课堂宣讲东北抗联精神。在大中小学各学段中遴选优秀师生讲述东北抗联红色故事,打造云端网络课堂。创新打造“传承红色基因、争做时代新人”东北抗联故事展演团,让学生在学习东北抗联精神的基础上,将东北抗联故事拍摄成情景剧,优秀作品将在“辽宁高校思政”微信公众平台上推送。
三是强化资源共享,打造师资培训课堂。省教育厅将搭建好交流平台,鼓励相关高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紧紧围绕东北抗联精神主题,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。围绕“小学讲东北抗联人物、初中讲东北抗联故事、高中讲东北抗联历史、大学讲东北抗联的责任与担当”,打通大中小各学段,形成大中小各学段教学专题、教学详案、教学课件、实践活动设计,做到教学内容层层递进、螺旋上升,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。(总台记者 陶泽文)